
《都歷的海事》記錄部落海知識 與遊客一同守護珍貴里海
近年來,在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波助瀾下,位於台東縣成功鎮的都歷海岸,成為水上活動的地標。只是遊客在享受這些潔淨的海洋、美麗的景觀之際,部落豐厚的底蘊更不容錯過。農委會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與都歷部落合作,經過一年調查,完成《都歷的海事》一書,讓大眾到都歷休閒遊憩之餘,也能認識它精彩華美的生態與文化。首圖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Hi Turtle!了解海龜就從「龜心塑箭」開始
有鑑於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日益加深,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5位學生自2022年2月開始,結合SDGs 14「永續海洋與保育」的理念,策劃以海龜為主題的《龜心塑箭》展覽,透過線上、線下,從校內到校外,帶領大家一起思考減塑、環保與永續的重要性。首圖來源:龜心塑箭網站


校園裡的「世界地球日」! 新加坡、美國給小學生、青少年的環保課
地球日不僅是 4 月 22 日這一天,而是在生活的每一天!世界地球日(Earth Day)這個最早從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至2022年已屆滿52週年。全球各地人們在當天或當月,以不同方式宣傳或實踐環境保護,而在校園,更是有不少環境教育的創意值得我們紀錄…首圖來源:iStock


用另類趣味關注環保,agnès b.推出超好玩卡牌桌遊守護海洋!
法國時尚品牌agnès b.於2021年推出的「TARA Ocean Mission 海洋任務」桌遊,用繽紛卡牌告訴玩家們海洋的汙染源和解決方法,透過遊戲了解海洋議題,讓環保永續也能很有趣!首圖來源:agnès b.


泰國第一學府推「3 Re原則」 從校園起跑的減塑行動
自 COVID-19 爆發以來,網購消費呈指數飆升,而塑膠垃圾量也比平時暴增了60%,為了降低環境汙染,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環境研究所(ERIC)透過減少消耗(Reduce)、替代使用(Replace)、回收再利用(Reuse)的「3 Re原則」,從校園內推動減塑、避免浪費。首圖來源:iStock


給孩子一堂「環保公民課」!把淨灘融入教學的創意案例
你曾參與過淨灘嗎?在四周環海的台灣,淨灘活動至今已經發展超過15年以上,根據環保署統計,全台一年就有高達3萬個淨灘場次、參與人數將近40多萬人,除了幫忙撿垃圾,更重要的是促成所有人對環境教育的重視。英國一個海洋保護慈善機構從淨灘行動衍伸出一堂「環保公民課」,做了最好示範。首圖來源:Surfers Against Sewage臉書


從生活中實踐環境革命 中山大學調查廢漁網去向、帶動修理風潮
「對回收商來說,他們看到處理好的漁網片就是價值。」中山大學社會系學生跟著授課老師邱花妹,展開台灣廢魚繩漁網再利用議題的行動研究。在中山大學旗津社會開創基地舉辦的「2021循環綠活節」中,學生將廢漁繩漁網的調查研究,透過策展向參與民眾說明初步調查結果。首圖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