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來一點知識 / 在地創新
環保不是技術、是文化!「禾本科」用天然材料結合可回收塑膠的草塑創意
環保不是技術、是文化!「禾本科」用天然材料結合可回收塑膠的草塑創意

近年來,環保意識興起,許多人提倡減塑、少用一次性商品,而禾本科Turegrasses的創辦人馬紹和將天然牧草結合可回收塑膠,製造成環保商品,在提倡減塑環保的同時,馬紹和也倡導將大自然帶入文化,探討自然與文化的平衡發展、學習與大自然溝通。並將這些理念融入商品設計。首圖來源:生命力新聞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
撰文=陳妏雅、李沚璇

禾本科將可回收塑膠結合天然材料,研發出「草塑」商品。圖片來源:禾本科官網

禾本科創辦人馬紹和,原先從事塑膠行業已10多年,但馬紹和總覺得,這些塑膠少了一點感性的東西,直到2013年時,馬紹和參加了在德國的環保材料展覽,「內心有種被雷電擊的觸動!」他深深的被這些帶有溫度的環保材料吸引,回到台灣之後,立即設立公司,研究環保材料、學習設計商品,並且進一步接觸相關議題,例如氣候變遷、人類與大自然如何共存等。

最後,馬紹和研發出了「草塑」商品,將可回收塑膠結合天然材料,例如草、稻稈等,雖非100%天然材質,但至少材質一半使用的是天然材料,另一半則是可回收再利用的PP塑膠。

兼具循環與實用的好設計 找出農業廢棄物和塑膠廢料的新價值

兼具循環與實用的好設計 找出農業廢棄物和塑膠廢料的新價值

禾本科商品真草筆,在外觀上結合了天然植物和塑膠的樣子,設計獨具特色。圖片來源:禾本科

馬紹和覺得,文具、吸管等生活用品,很容易用完就被丟棄,所以禾本科的商品都是生活用品,而這些商品的設計獨特在外觀上,不僅有一般的塑膠,也有大自然的意象在裡面,例如藍鯨吸管特別的藍鯨流線造型、真草筆的稻穀花樣等。

禾本科的「草塑」商品,是將商品外觀結合天然植物和塑膠的樣子,而製造的材料也是由草、稻植物結合PP可回收塑膠,原本柔軟的草,加上擁有可塑性的塑膠,能讓草不再柔軟,可以塑型,這些特色也就是禾本科的「草塑」商品。

在研發產品時,馬紹和說,每一種工作對他來說都是新的挑戰,例如產品該如何設計、材料如何減塑、品牌理念是否有意義,以及行銷策略等,每一項對禾本科來說都是一大挑戰,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就是投入極大的熱情、資金、時間、精力,與不停地學習及探索,例如商品真草筆,馬紹和想讓草的元素能夠融進商品裡,所以在外觀上他保留了稻禾花樣。在設計商品的時候,他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就是希望這些設計能讓消費者思考環境問題。

沒有一項材料能根本解決問題 環保文化的推廣讓商品擁有更多可能性

在製造草塑商品的同時,禾本科也向社會大眾推廣「環保文化」。馬紹和認為,每種材料有自己的特性,但沒有一種材料是萬能、擁有絕對優勢的,那也就沒有一項材料能從根本去解決環保問題,既然如此,那憑什麼能說自己是在做環保商品呢?

馬紹和也不想打著環保的噱頭賺大錢,在經過多年的仔細思索之後,發現環保問題本身是一個社會問題,也就是文化、文明逐漸發展之後產生的問題,因此禾本科提出了「環保文化」的概念,而負責行銷企劃的新進人員徐崇晏也表示,在進入禾本科之後更了解到環保不是簡單的工作,要學習的事還有很多。

環保文化是什麼?「Bring Nature Into Culture」,也就是將大自然帶入文化中,對禾本科來說相當重要,就像禾本科的商品一般,以天然植物結合回收塑膠,牧草來自大自然,而塑膠來自人類文明的發展,兩項不同的材料結合,將大自然融進現代文化裡,讓消費者在購買、使用這些商品的時候,能夠學習和大自然溝通、思考大自然和文化的衝突與平衡發展問題。

禾本科創辦人馬紹和解說商品COFAN杯的由來。圖片來源:生命力新聞

為了提升自己的軟實力,馬紹和接觸了許多有關自然的哲學議題,例如原住民尊敬大自然的精神。原住民和大自然共存共榮、與大自然和平相處,而歷史上許多人類卻壓迫他們、奪走其土地,如今因自然遭受嚴重破壞,原住民的生存地盤越來越小,同時人類也開始注意起這些環境與環保問題。馬紹和認為,人類應該反過來和原住民學習如何和大自然共存,於是禾本科將亞馬遜原住民COFAN族作為設計理念,把亞馬遜雨林的介紹、原住民議題等印在外包裝上,向消費者解說現今環保和文化的問題,並推廣環保文化。

Nature + Culture沒有界限 帶著對大自然的反思走向國際市場

Nature + Culture沒有界限 帶著對大自然的反思走向國際市場

禾本科致力成為環保商品設計及環保文化推廣的品牌。圖片來源:生命力新聞

馬紹和希望禾本科能夠成為環保商品設計及環保文化推廣的品牌,不使用過度浮誇的行銷手法,並踏實經營,禾本科也逐漸嘗試以容易懂、好理解的概念解釋環保文化,讓環保文化有更多的可能性,他們希望能在現代的人心裡種下一顆「大自然精靈」種子,讓現代的人能夠靜下心來和大自然溝通。

馬紹和認為,環保是全球共同關心的事情,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也有訂定許多關於環保的規定,例如「京都議定書」,但台灣並無加入聯合國,缺乏國際的強制力,而台灣社會和媒體較關注電子產業、新科技等領域。台灣缺乏國際法令規定和執行落實環保,社會及媒體對於環保議題也較為不關心,對於台灣的環保工作者來說,缺乏了支持的力量,因此馬紹和想讓禾本科成為國際化的品牌,走出台灣,到國際市場發展。

目前,禾本科的商品除了在網路以及台灣零售通路販售之外,他們也有經營Amazon美國市場,並曾獲得法國大型企業的訂製訂單、北歐4國通路的訂單,新加坡、香港也有經銷商協助經營,甚至希臘、立陶宛等地方也有來詢問訂單,馬紹和建議想從事環保商品及產業的同行,能向國際市場邁進。

*本文原名為:天然材料結合塑膠 禾本科推廣環保文化https://vita.tw/%E5%A4%A9%E7%84%B6%E6%9D%90%E6%96%99%E7%B5%90%E5%90%88%E5%A1%91%E8%86%A0-%E7%A6%BE%E6%9C%AC%E7%A7%91%E6%8E%A8%E5%BB%A3%E7%92%B0%E4%BF%9D%E6%96%87-95d383937db4

授權單位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報導社會創新創業故事,也就是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的社會行動,包括小農經濟、開放政府、文化創意、服務學習、青年創業、民眾劇場、社區產業、通用設計、嚴肅遊戲等。

延伸閱讀
減少乳酪製程40%用水量! 西班牙最大乳酪製造商與利樂合作 以創新水資源回收技術省水再利用
重複使用紡織品對環境的影響 比新衣服低7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