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來一點知識 / 減塑研究室
5500噸廢棄口罩流向何處?後疫情時期為環境留生路
5500噸廢棄口罩流向何處?後疫情時期為環境留生路

新冠病毒(COVID-19)席捲全球,為了預防傳染史上數一數二的大規模流行病,口罩成了每日出門的標準配備,但隨著拋棄式的醫用口罩增加,包含香港、美國、法國與中國大陸沿海等地陸續傳來棄置口罩的環境災情,台灣也不例外,顯示棄置口罩對環境與社會帶來不可小覷的衝擊。首圖來源: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本文授權轉載自綠色和平
撰文=Jenny Yeh、張語羚

3個月製造5500公噸口罩廢棄物

根據綠色和平估算,2020年2月上旬至5月中旬的疫情期間,台灣大量生產與使用醫用口罩消費量大約是13億片,以一片4公克計算,3個月口罩消費量產生約5500公噸的一般性垃圾;以平均每輛清運量為5公噸的垃圾車換算,疫情蔓延3個月的口罩消耗量,就能塞滿1100輛垃圾車。然而根據現有廢棄口罩處理機制,一般民眾使用過的口罩,屬於「無法回收」的一般廢棄物,其原因在於口罩存在許多污染,而衍生回收過程可能沾粘病毒、增加間接感染機會。

口罩是防疫必需品,但不該成為污染環境的兇手,後疫情時期應反思源頭減量及落實廢棄物追蹤。圖片來源:Greenpeace

若是來自醫療院所用過的口罩,會交由甲級廢棄物處理業者依照有無感染性分開處理,加上目前對於醫療廢棄物設有流向監督管控機制,顯示醫療院所的口罩流向受到把關,但疫情期間人手一片的口罩卻屬於「一般廢棄物」及「醫療廢棄物」間的模糊地帶。

面對疫情下產生的大量口罩廢棄物,衛福部、環保署透過記者會、官網、社群媒體宣導民眾正確丟棄口罩作法,也在疫情期間加重亂丟口罩的罰鍰,由原本新台幣1200元提高到3600元,最重可罰6000元,並強化中央和地方稽查、宣導、管理口罩垃圾的職責,督促各管理單位設置口罩收集桶。截至3月底,全臺環保機關及各場所管理單位已增設428個口罩收集桶供民眾丟棄口罩。

疫情期間全台公共場所設有428個口罩回收桶,其流向卻沒人追蹤。圖片來源:Greenpeace

口罩廢棄物4大風險 衝擊環境與社會

棄置口罩可能對環境及社會帶來短期和長期的風險。首先,口罩的化學成分具有潛在環境威脅,除了不織布、活性碳之外,口罩還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這是一種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分解、且會產生大量毒素的塑膠原料。此外,市面上合格口罩都需通過精實的檢測,因此不難想像其分解之困難,後續處理也容易增加對環境及生態的負面影響。

其次,棄置口罩已變成海漂垃圾,衝擊海洋生態。推廣淨灘的團體「RE-THINK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表示,隨著疫情的大流行,幾乎每個海灘都出現口罩,可能也有部分已在海洋中;雖然海洋保育署曾說會釐清病毒是否能在海水裡存活,將進一步處理並檢驗海漂口罩。然而,這些口罩除了暗藏感染風險外,又不易自然分解,加上造型酷似水母,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即使經歷數年,當這些棄置在海洋內的口罩分解成塑膠微粒,透過食物鏈的累積,最終也將對人體造成傷害。

第三,河川、山區棄置垃圾成為潛在防疫漏洞,並影響自然生態。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從陸地進入海洋,其中河川是大宗;根據環保署統計,2019年中清出的河川垃圾量高達2萬公噸,約有2%是人為垃圾,其中塑膠類佔了28.8%,主要為民眾日常生活廢棄物。

綠色和平認為,即使環保署建立地面水體垃圾攔除管理系統與電眼系統,具有潛在感染風險的廢棄物成為任意棄置的生活垃圾時,是否能及時避免防疫破口仍有待商榷;此外,因疫情蔓延,郊區成了人們出遊的去處,因此郊外也發現大量棄置口罩,對鳥類等郊區生態也會造成干擾。

最後,從社會風險層面來看,爆增的廢棄物將使得焚化量上升,恐引起社區抗爭。醫療廢棄物焚化爐與當地居民的糾紛在台灣時有耳聞,當地空氣因長年燃燒導致戴奧辛超標,也影響民眾建康,若垃圾增量、回收機制又不健全,就可能會有新建焚化爐的需求,且無論是針對醫療性或是一般廢棄物,就在地觀感和污染控制而言,都非現行可獲當地居民接受的選項。

現階段來看,遭棄置於環境中的口罩根本難以追蹤來源,也因而無法有效防堵及設立追溯機制。另從因應疫情所帶來的長遠影響、以及日後人類社會也可能面臨其他傳染疾病來看,綠色和平建議,對一次性的個人防護設備使用週期以及後端處理系統皆需有更全面的關注與措施發展,讓安全衛生和環境永續平衡併存。

授權單位
Greenpeace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是一個獨立的全球性環保組織,不接受任何企業、政黨捐款,得以中立地推行倡議工作;致力以實際行動推動積極的改變,保護地球環境與世界和平。

延伸閱讀
減少乳酪製程40%用水量! 西班牙最大乳酪製造商與利樂合作 以創新水資源回收技術省水再利用
重複使用紡織品對環境的影響 比新衣服低70倍